速卖通全托管上线已经半年有余,但许多卖家对这个甩手掌柜式的新模式还是有许多疑惑。
不知道全托管的流量好不好,对自营店到底有多大影响,要不要入驻,入驻后会有哪些坑?
2013年,国贸专业毕业的我跟2个做软硬件开发的好朋友一拍即合,合伙创业跨境电商。
2015年,市面上可选择的C端平台并不多,速卖通、Wish是我们那个时间段做的。
第一年,速卖通的业务量并不多,年销售额大约在5万美金左右,做得比较垂直,卖饰品配饰类。
Wish在当时铺货很容易爆单,人民币几块钱的东西上面可以卖到几美金,这让我们大赚了一笔。
这里我很谢谢芒果店长,借助芒果店长ERP高效管理店群,让我们轻量化做跨境,真实助力我们爆单。
虽然我们从铺货平台上挖到了第一桶金,但我们始终认为,要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持久生存,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,在海外保持持久竞争力,供应链和品牌是两大重要环节。
10年跨境让我们积累到了一批优质的工厂货源,从最开始找代工厂做货,到后期投资工厂,通过入股形式和工厂展开深度合作。
速卖通全托管一共有11个店铺,做的是汽配类目,平均单店日均出单量在一两百单。
比如降价前我们单量在100单左右,降价后我们单量能突破500,甚至1000单。
分两种情况,一是没做过速卖通,直接开全托管,另一种像我一样做过自营再去开全托管,两种备货模式不一样。
1第一种情况说白了跟做亚马逊一样,一定要先选好品。然后备少量货到速卖通的优选仓,比如一个SKU10件左右,通过这一种模式测品。
2第二种情况有速卖通自营店的,能够最终靠自己的热卖款去分配库存。比如我现在仓库里的货50%是给自营备的,50%是给全托管的。刚开始做全托管的时候建议二八分,比如你有100个商品,那你发20个去全托管测品,卖完后再多分配一些过去,一点点增加全托管的囤货量。
五五开不能说是一个绝对的库存安全系数,但我们是这么在操作的,不会因为哪个卖得快就会多分配库存过去。
2.我们认为品牌出海还是得靠自营店、独立站等,而不是靠平台官方的全托管店。
自营店跟全托管的品建议不要一模一样,主图、价格、详情、折扣等做一定区分,这样就不会对自营店造成太大影响。
但是他会依照产品质量、发货速度、是不是源头、服务的品质、公司体量等综合因素去评定。
作为新手小白想做全托管,需要有比较强的供应链资源在手上,经得起平台的不断筛选。
但“一件代发”的JIT模式可以拿来测品,我们一般的测品周期在21天,期间如果出了几十单,那就有小爆的可能,后续会囤更多货过去。
跨境电商这个行业非常磨炼心智,我们能活下来这么多年,一是运气好,二是我们真的很坚持。
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,Louis在多年打拼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多平台多店铺运营经验。
他表示,对比众多平台,速卖通是一个有使命有价值感的平台,让我们中国制造走出国门,跟我的创业初心一致。今年、明年我都很看好速卖通全托管,数据表现只会慢慢的变好,这算是我给广大卖家朋友的一颗定心丸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